得失之道
列子学射。中矣,请于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?”对曰:“弗知也。”关尹子曰:“未可。”退而习之。三年,又以报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乎?”列子曰:“知之矣。”关尹子曰:“可矣。守而勿失也。非独射也,为国与身亦皆如之。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。” ——摘自《列子》
列子学习射箭,到能每每射中目标时,便向关尹子请教,以求得到他的认证。关尹子问:“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?”列子回答说:“不知道。”关尹子便说:“还不行。”列子回去继续用心学习。三年以后,又向关尹子报告。关尹子同样问道:“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?”列子回答:“知道了。”关尹子这才点头认可说:“可以了。但要谨慎守护好这个境界,不然一念之差就会丢掉的。不仅射箭如此,治理国家与修养身心也都是这样。所以圣人不仅知道得失存亡的现象,更要考察明白得失存亡的原因。”
这则故事揭示了射箭的重要心法之一:察其所以然。关尹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直接,就是迫使列子自己弄明白“中”与“不中”,或者说是“得”与“失”的道理。可见,师徒之间信任度是非常之高的。最后再次提升点化他:“非独射也,为国与身亦皆如之”以及“圣人不察存亡,而察其所以然”。世间的事物都有其规律和原则,谁掌握了原则规律,谁就握有主动权,并据此因势利导,随机应变。不明事理之人则被现象所左右,不是陷入不可知的神秘主义泥潭,就是堕入赌徒世界的侥幸旋涡之中,深受贪婪与恐惧的折磨而不能自拔。《庄子》曰:“射者非前期而中,谓之善射。天下皆羿也,可乎?”就是说没有依据,没有把握的不期而中,只是误中罢了,并非真正的善射。如果认为侥幸射中就是善射,那么天下人都可以成为后羿了,岂有此理呢。所以迷信射箭全凭感觉的人士应当警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