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射书考

发表日期:弓箭的由来于发明

 

——摘自《中国古代射书考》,作者 马明达

     唐豪《中国武艺图书考》、刘申宁《中国兵书总目》著录,有顺治三年(1646)两浙督学周南、李际期宛委山堂刊本。常见刻本收在《说郛续》卷36及《图书集成》卷280《射部汇考六》。黄氏《千倾堂书目》卷13兵家类称《射经》13篇,又载李呈芬有《知已知彼制胜》三编,附注:“灵壁人”。按,明末曹于汴《仰节堂集》卷7有《结民心荐奇才议》一文,所荐“奇才”即“颖州武生”李呈芬。曹于汴字自梁,安邑人,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左都御史,《明史》卷254有传。曹文称李呈芬“力能举重,射能决拾,智能审机。然此犹武弁所易能者也。乃其忠信节义,非礼不行,雅慕圣贤,竭赤军国。闻江西有道学,裹粮求之,得李储山而师之,笃行不怠。此亦今时所仅见者也。”颇疑即《射经》作者李呈芬。但《千倾堂书目》说他是灵壁人,灵壁县明属安徽凤阳府,颍州则在河南,地望不符。疑《千倾堂书目》有误。清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》引李呈芬总序云:“倭虏矢重弓劲,中之者必毙。彼近而始发,发必中人,乃华人徒畏之而不知用其所长也。故以所尝试师友之法,分篇十三,系之以歌诀,而射仪附焉。俟同仇者共力之。”据此,周中孚认为李呈芬此书“当成于嘉靖时,盖有慨于当时御倭而作也。” 

     李氏《射经》有总论一篇,以下凡十三篇,起于《利器》,终于《考工》,每篇之末的歌诀浅显易诵。如第一篇《利器》,诀曰:“弓用轻,箭用长,搭箭得弦意怒强。开弓势,前后分阴阳;箭出门时一点功,平准狠去何用忙。”第九篇《审固》称戚继光为“南塘子”,引《纪效新书》卷13《射法篇》“射法中‘审’字,与《大学》‘虑而后能得虑字同。’”孰不知戚氏此篇全录俞大猷之《射法》,并非戚氏自已的著述。

 

入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,而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首先我意识到了方法的重要。“弓箭这玩意儿,多射射自然就能射好,惟手熟耳。”可我要说,《卖油翁》的故事(在我这个问题范畴里)纯属扯淡!"毁"人不倦!掌握合理的方法,和没有方法的瞎练瞎玩的差别,就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别,消耗的时间精力相差很大,而且也关系到将来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。  然后是态度问题,它包含两个方面:一是射箭时的心态,二是学习态度。说实话,前两年的射箭,给我带来的烦恼远远大于快意。我的心态过于冲动和功利,动作随便又潦草,急着上靶子却又屡屡受挫,于是急躁几乎养成了习惯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射箭运动可不仅仅是控制肌肉的运动,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,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。心态平和自然,方能以冷静的心映照出自身的种种错误,悉心体会到种种细节,长此以往才是良性循环。古人讲“...射箭之前先端正心态摆正姿势,再拿起弓箭...(...内志正,外体直,然后持弓矢...---《礼记射义》)”无疑是十分具有先见之明的。如心浮气躁,随意散漫,即使掌握了方法,培养出动作记忆,一样会发挥失常,失误连连。   再说学习的态度。以前不讲究方法,没有学习的觉悟,练习完全“凭感觉”,偶尔射好了一箭,就当成了正确的方法练下去,结果是屡屡走弯路。从中得出的教训是:偶尔能射“好”的方法,未必是合理的方法。摸索射箭的方法,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感觉、想象、臆断,更要放开眼界,对比借鉴各方特点,找出一个真正合理的做法;不但要知道如何射好,也要明白为什么这样能射好。即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。这就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思考方式。当然在判断方法、技巧合理性之前,首先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通用法则。这两点大家应该都知道:对称直线用力和一致性(古人称之为平正用力/骨节相对和入彀),任何合理的射法都不会违背这两点,违背了就必然是错的。  另外,在练习的时候往往会本能的执着于中与不中,忽略了自身,欲速则不达。古人云,不求急中,但求合法。只要方法正确了,动作到位了,散步自然会集中。

“古人习射,但求合法与否,而的之中否,有所不计。岂不欲中哉!盖得法者,自然命中,此又不必计矣! ”

  修身先修心。平和、从容的心态是健康的长久的,也会让习射之路顺利而充实。从做法上说,有规矩才有方圆,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射箭考验的不仅仅是把握动作控制肌肉的技巧。战胜自身本能产生的急躁、懈怠、萎缩、犹豫、涣散、自满......的一射,才是精彩的一射。

  

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


将箭射到靶子上、射的更密集,本身并没有意义。不断战胜自我,不断进步的过程,才是射箭的乐趣或者说意义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