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南山射箭”---- 青海河湟民间射箭文化介绍
阿利弓箭   2011-09-03 13:36:29 作者:SystemMaster 来源:
在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瞿昙寺为中心的乐都县南山地区7个乡镇及邻近的民和、平安、化隆、尖扎等县,各民族都有射箭的习俗。每到夏季,这里到处是箭场,县与县之间比,乡与乡之间比,村与村之间比,一些村庄每年的射箭比赛次数达到二三十场之多,射箭,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,当地有“南山射箭,北山跑马”之称。
“南山射箭”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历史上,河湟地区一直是中原、西藏、蒙古、突厥四大文化圈交融地带,多个民族、多种部落在这里竞相逐鹿,留下了南凉建国、赵充国屯田、隋炀帝狩猎等历史风云,而隋炀帝“乙亥大猎于拔延山,长围竟达二百里”的记载,更是弓箭在河湟地区留下的辉煌一页。
弓箭从生产工具、兵器到健身娱乐的体育比赛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,而青海河湟地区人民喜爱射箭运动,形成人人能射、户户备弓箭的习俗说明了一种文化形态的完美转身,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演变也是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的物质证据。现在我们可以从“南山射箭”所保留的那些独特现象能体会到丰富的河湟民间文化。就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而言,“南山射箭”有浓厚的地方特色,不论比赛器械、方式、过程乃至参赛人员,都有别于全国其他地区或民族的射箭比赛。
首先“南山射箭”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,具有较强的自发性。只要参与射箭活动,不分民族,无论长幼都自发参加。在这里,没有身份和地位之分,人们都是性情所致,尽情地演绎着自然与和谐。二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性。参加射箭活动的汉藏回土等民族都保留了各自的风俗习惯,并且相互融合、取长补短、相互尊重、和睦共处。三是鲜明的娱乐性,男人们参加射箭活动,女人们变着花样张罗一桌好饭,小孩们更是穿戴一新,呐喊助威,每当有射箭比赛,基本上是全村出动,像过节一样热闹。
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,“南山射箭”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仪式和礼节。其中包括了祭弓、烧箭茶、请箭、比赛、置公馆、送箭手等几个环节,比赛采用主客场制,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,主客双方各出一名队员轮流上场,捉对比试,最后计算总分。值得一提的是,比赛过程也是表演过程,每当一方射中一箭,自方队员全体出动,或唱或跳,用最擅长的方式祝贺射中命靶。所以,“南山射箭”更为看重的是过程。
从“南山射箭”的几个环节,我们不但看到了民间体育比赛独特的娱乐性、表演性和竞技性,更看到了独有的地方和民族文化。在祭弓仪式中,看到了象征藏族人民智慧经验和结晶的箭文化,它不仅蕴含着幸福、吉祥、平安、胜利的美好心愿,更保留了当地人民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同,激励着民族精神、民族性格的成长和完善。而置公馆这一充满人情味的举止,则反映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、友好交往、和睦共处、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。送箭手的环节,集中展示了河湟地区劳动人民喜欢唱花儿、向往自由的真切心情。可以说,河湟民间射箭活动是各民族情感交流、物资交流、信息交流的平台,是表现民族民间文化、反映风土人情、展示民族服饰和餐饮文化的盛会,是当地各族人民歌颂劳动光荣、期盼幸福生活的表演大舞台。现在,“南山射箭”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“南山射箭”从过去的每年农历五月举行发展到现在的一年四季都举行,参加范围从农村扩展到机关、团体之间,一些村庄射箭队走出省门、国门参赛,获得了管会烦的赞誉。从2006年开始,乐都县相继成功举办了三届“中国青海河湟地区(乐都)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”,来自国内外数百名民间射箭爱好者参加了比赛,进一步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,扩大了河湟地区民间射箭影响力,达到了“以箭为媒,传承文化”的目的,提升了乐都的知名度,为发展乐都经济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。